站内>
当前位置:首页>>地州动态 >
楚雄姚安丨代表建议通民意 玛咕舞起暖民心
发表时间:2022-10-21     阅读次数:     字体:【

新时代民族网讯(民族时报记者 陈明海)少数民族传统技艺镌刻着历史的印记,保护和传承好它们,不仅重燃了岁月,更是焕新了时光。

玛咕舞又称“老人舞”,是彝族的独具特色的舞蹈,被誉为人类古老舞蹈的“活化石”。一直以来,玛咕舞以口耳相传的传统方式进行传承,近年来,由于年轻劳力多数外出务工,玛咕舞传承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姚安县前场镇新民村,距离集镇21公里,毗邻牟定腊湾村,辖柴坝河、松树林等24个村民小组,人口2536人,绝大多数为彝族,是一个典型的彝族聚居村。走进新民,沿途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彝家人民辛勤耕耘,说着彝话、唱着彝歌、跳起玛咕舞,生活怡然自乐。

“我们小时候村里很多人都会跳玛咕舞,大家也很喜欢聚在一起跳,但是现在已经很少能看到了。”姚安县十八届人大代表、前场镇十九届人大代表、新民村党总支书记李寿华动情地说,“玛咕舞是我们彝族珍贵的文化宝藏,不能在我们这一辈人手上遗失了,必须行动起来加以保护”。

李寿华的提议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认同,经过新民村人大代表联络室讨论,一致认为玛咕舞保护和传承势在必行,需要镇村一起行动起来。于是,李寿华走访群众、广泛征集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并认真地填写了《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情况登记表》,将它交到了镇人大代表工作站,经过镇人大代表工作站研究,报请镇党委审核,决定将此建议交镇文化和旅游广播电视体育服务中心办理回复。

镇文化和旅游广播电视体育服务中心收到建议后迅速行动,通过实地考察、拍摄专题宣传片,积极争取相关上级部门支持,加大了玛咕舞传承和保护投入,制定了一系列玛咕舞传承和保护措施。通过多方的努力,玛咕舞的传承和保护受到了群众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玛咕舞传承和保护的队伍中。在不久的将来,玛咕舞的三胡声和铿锵舞步声将再次响彻山谷。

 
上一篇:楚雄武定丨“五个聚力”巩固民族进步团结建设成果
下一篇:楚雄姚安丨建立多元主体机制推动全社会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