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凉风习习,绿叶渐红。在武定县猫街镇三家村彝家山寨的大山深处,一凹凹的“北美冬青”,在蓝天丽日下随风摇曳,一串串红彤彤的小果子傲然挺立,像珍珠玛瑙般鲜红铮亮,散发出别样的喜气与生机。

猫街镇三家村彝家山寨海拔2400米,以前只能种点白芸豆、苞谷、荞子之类的作物,而且‘除了锅巴没有饭’,谁也不愿意种,土地撂荒后成了放牛场。2019年引进了种植大户建立了花卉种植基地,在试种后逐年扩大北美冬青的种植规模,从2020年的230亩扩大到现在的600多亩,规模还在不断扩大。
三家村村委会副主任李子平说:北美冬青是新型花卉品种,每种6株雌苗就要插播1株雄苗,这样有利于授粉,授过粉的冬青颜色更加鲜艳、果实更加紧凑。每棵苗可长出至少4支冬青鲜枝,平均每支能卖20元以上,种植基地2020年种植的200多亩冬青今年9月底可以采收。收入至少在200万元以上,我们这里的小小‘红果子’马上就会成为‘钱串子’”。

北美冬青落地三家村,不仅盘活了群众闲置的土地资源,而且还带动了当地200多人就地务工,北美冬青不仅“红了彝家山寨”,还“富了农民口袋”,“花卉经济”成为三家村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的主要途径。对此,镇人大代表李翠仙颇有感慨:“我们山里种植的农作物价值不高,外出务工又没办法照顾家里老小,自从我们这里种了冬青后,我把家里闲置的4亩土地租了20年,每年除了收租金外,我的父母都常年在种植基地上务工,今年以来已经领到了19200元的工资,我们全家人的收入比原来翻了两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