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当前位置:首页>>地州动态 >
楚雄双柏丨遇见非遗——彝族老虎笙
发表时间:2021-07-12     阅读次数:     字体:【

新时代民族网讯 彝族老虎笙既是祭祀性舞蹈,又是自娱性很强的舞蹈,是彝族虎图腾的“活史料”,流传在双柏县法裱镇。

彝族老虎笙

彝族老虎笙于2008年6月经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2009年双柏县和法脿镇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彝族虎文化之乡”和“彝族老虎笙之乡”。

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杨家典

彝族先民认为虎尸分解创造了万物,形成了独特的彝族虎宇宙观。崇虎、敬虎,以虎为其祖先,自称倮倮(意为虎),即自称为“虎族”。法裱镇的小麦地冲是老虎笙的发源地。小麦地冲彝族每年的正月初八到十五都要举行历时八天的“虎节”,虎节期间“祭虎”、“接虎”、“跳虎”、“送虎”。

彝族老虎笙发源地(郎晓玲 摄)

老虎笙(郎晓玲 摄)

老虎笙舞蹈动作包括了反映老虎习性特点、生产劳动场景、摹拟农事劳作、驱邪消灾、祈福迎祥等活动。反映了彝族先民的崇虎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发展观;反映了彝族人粗旷、豪放、勤劳的性格,承载着彝族许多重大历史文化信息和原始记忆,有很高的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价值,被称为彝族虎文化的活化石,双柏被誉为虎文化的故地。

老虎笙舞表演(白爱荣 摄)

“老虎笙”在当地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外界有很强的影响力,小麦地冲村成立了“老虎笙协会”, 双柏县举办了“中国双柏彝族虎文化节”。“老虎笙”曾多次亮相中央电视台,并应邀到日本、法国、韩国进行表演,在2005年中国(江西)国际民间傩文化艺术节傩舞表演中荣获金奖。(楚雄州文化馆、双柏县文化馆、 人文红河、中国民族报保障局)

 
上一篇:全力以赴 高位推动丨姚安县召开创建全省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动员部署大会
下一篇:楚雄州丨姚安县前场镇:召开全国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动员部署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