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民族网讯(民族时报记者陈明海)2019年12月,国家民委正式发文命名昆明市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昆明成为全国第一家创建成“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的省会城市。“融荣与共 同心同行”的昆明民族工作品牌在全国打响。
6月30日,昆明扛旗再出发!
昆明将创新举措、携手联创共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滇池示范圈,把滇池的人文优势转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优势,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推动全市创建工作提质增效,取得新突破。

6月30日上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滇池示范圈联创共建启动仪式”在呈贡区洛龙社区举行。
中共云南省委统战部副部长,云南省民族宗教委党组书记、主任拉玛·兴高,省民族宗教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晓燕等领导出席仪式。昆明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周红斌致辞,昆明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民族宗教委党组书记、主任毕春华主持启动仪式。
“这是开创环滇池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一次誓师仪式。”周红斌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昆明全市干部群众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嘱托,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总目标,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各级命名示范创建单位已达2552个。
她介绍,滇池是昆明人的母亲湖,是全市各族人民的文化坐标和形象标识。滇池圈具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基础。联创共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滇池示范圈,不仅是发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示范引领作用的生动实践,也是“当好排头兵”大讨论大竞赛活动的务实举措。其主要目的,是推动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经验互鉴,实现民族团结进步的共创共赢。“今后,昆明市将在省民族宗教委的指导下,秉持重在平时、重在交心、重在行动、重在基层的工作理念,推动建立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机制,充分发挥示范圈的样板引领作用,争当先进、做出示范,持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努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全域创建。”
仪式上,与会领导对呈贡区第一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基地进行了授牌,并向呈贡区创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咨询专家代表颁发了证书。
随后,滇池流域区(市)代表签订了《省市区联创共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滇池示范圈协议书》。
现场,大学生代表宣读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滇池示范圈联创共建公约》,《公约》表示,将把滇池示范圈打造成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圈、各族群众共有精神家园示范圈、社会和谐示范圈、生态文明示范圈、高质量发展示范圈。
最后,与会领导在洛龙社区石榴园中挥铲种下了56棵象征团结的石榴树,并参观了洛龙社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
驻呈贡各高校、昆明市委党校领导,滇池流域周边五华、盘龙、西山、官渡、呈贡、晋宁区及安宁市党委统战部部长、民族宗教局局长,昆明市委统战部、市民族宗教委实职干部,呈贡区四班子分管联系民族工作领导,以及呈贡区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全体成员单位代表参加了启动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