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大姚县充分发挥企业帮扶优势,采取一对一、一对多的形式精准结对,将资金、管理、技术、项目等引入乡村,以企带村、以村促企,实现富民强村,助力乡村振兴。
组织结对,锻造坚强战斗堡垒。以“党组织结对共建、党员结对帮扶脱贫群众”为载体,结成“两新”组织党组织与村(社区)党组织帮扶对子46对。通过政治理论联学、活动联办等方式举办党组织共建活动19期,把组织生活与农村实用技能培训、现场教学等结合起来,利用空闲时间开展便于组织、便于安排的活动,让组织生活形式多样、内容多彩,更贴近党员、贴近实际,以“两新”组织助力提升村级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

产业结对,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通过技术指导、决策咨询、项目合作、试验示范等方式,帮助结对村规划特色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云南金实力投资有限公司与铁锁乡杞拉么村签订咖啡加工厂项目合同,建成咖啡收购、品牌注册、咖啡精深加工、新品研发、包装销售全线生产链条,累计种植咖啡1300亩,年产量达600吨,每年为杞拉么村集体经济增收20万元,为130户群众增收240万元。大姚福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组建党员技术人员队伍,无偿为当地群众开展软籽石榴种植技术培训500余人次,龙街镇软籽石榴种植规模达到3700亩,有效促进了当地传统产业向特色农业产业转型,保障了村集体和群众的收入稳定。技能结对,壮大乡土人才队伍。采取送教下乡、送课进村、知识讲座、现场观摩、实践教学等方式,不断培养壮大乡土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结合开展“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15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到村服务。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获奖者、云南纳喜文化创意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发起“幸福指尖计划”,为700余名彝族绣娘提供彝族刺绣免费培训。云南福之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和大姚县金沙林牧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为全县76名种养殖大户、集体经济负责人开展生产经营管理专题培训,把自身创业经验、技术无私传授给群众。项目结对,夯实乡村基础设施。立足村情抓项目、列措施,帮助结对村规划实施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乡村人居环境提升。大姚金沙林牧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投入43万元,实施了龙街塔底秀水河村饮水工程,解决了全村68户300余人饮水问题。组织动员全县广大民营经济人士为乡村振兴捐款捐物,目前28家民营企业已捐款118.1万元。整合乡村振兴示范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打造姚湾河、苏家坟等“万企兴万村”示范点。服务结对,架起村企“连心桥”。结合“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主题党日、志愿服务活动等,引导各类“两新”组织开展政策、文化、服务等下乡活动,架起服务群众的“连心桥”。8个文学艺术类社会组织40余名党员为七街红色村和寅阶小学捐赠书法、油画、国画等作品60幅。法律服务机构联合党支部深入结对村开展法制宣传8次,增强群众法律意识,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17件,为群众解答法律咨询问题167个。平安医院、中医院组织开展义诊活动,服务群众575人次,引导群众科学就医、健康生活。大姚汽车维修行业商会开展机动车维修和检车下乡服务,深入到12个乡镇129个村(社区)开展上门服务,并给每个村(社区)支付3000—5000元劳务费用作为村集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