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抓基础强堡垒,筑牢民族团结政治基础
西舍路镇始终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作为重要工作内容,牢牢把握“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总目标,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进一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党史学习教育为抓手,通过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乡村振兴大讲堂等方式共开展宣讲培训35次3000余人,着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领全镇各族干部群众心向党、听党话、跟党走,全镇形成维护民族团结进步、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整体合力。目前,西舍路镇获得第三批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提名,成功创建了龙岗大洼子小组、清水河中排小组、龙岗坝边小组3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着力在楚雄市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样板”上做好示范。
抓实干谋发展,筑牢民族团结经济基础
西舍路镇坚持把发展经济作为保障民族团结进步的生命线,全力以赴做好抓经济促发展工作。围绕“楚雄市面向滇西南开放的门户重镇、全市绿色发展先行区、哀牢山旅游养生目的地”的发展思路,持续巩固核桃、花椒、小米辣等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有机芒果、贡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种植花椒1.6万亩、贡菜1万亩、芒果8000亩、中药材4500亩、小米辣3000亩。积极探索数字经济,开展微信小程序推广有机古树核桃线上认购,实现认购101棵认购金24万元。完成11个村乡村振兴项目规划3.9亿元,打造2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和22个村民小组乡村振兴示范点。通过发展民族产业经济,补齐民族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全镇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呈现新气象。
抓治理促和谐,筑牢民族团结情感基础
西舍路镇切实加强抓党建促宗教治理工作,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深入开展党员信教问题整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建立镇、村、组三级管理网络,引导广大群众参与到“共建共治共享”社会综合治理各项工作中。通过采取“网格化管理”方式,与群众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把卫生“网格化”责任划分到农户,形成环境卫生“人人参与、人人爱护”的良好氛围。结合“爱国卫生”七大专项行动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星级文明户”评选,对恶行陋习批评教育,营造弃恶扬善、文明和谐的农村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