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民族网讯(姚安县太平镇赵阳俊 郭芬 云南经济日报记者杨德祥)“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要抢抓时机,提早布局,做好谋划,推动村级各项产业稳步发展。”为抢抓农时,不误春耕,太平镇精心谋划、精细布局、精准落子,开始谋划实施2022年重点产业项目,深入田间地头听取群众意见,广泛发动群众,提前落实种养项目,为推动镇级各项产业发展抢占“天机”。
种植小小烤烟,勾勒群众“致富路”。姚安县太平镇陈家村的村民徐开红从事种植烤烟已有十余年,对起垄、育苗、施肥、除草、除虫、刮叶、烘烤、分级等有着丰富的经验,这些年他也是尝到了种植烤烟的“甜头”。今年镇里出台了相关鼓励烤烟种植的政策,他便计划扩大种植规模。“去年我种植了54亩烤烟,纯收入有12万元,烤烟在我们这里效益要比其他农作物的效益好,加上今年镇里还有扶持烤烟的政策,所以今年还要再多种十几亩。”烟农徐开红信心满满的说。截至目前,该镇已落实烤烟种植面积3400余亩,与去年持平,完成翻耕1500余亩,全镇烤烟生产蓄势良好。
成立小小合作社,铺就群众“振兴路”。说到收入,各苴村村民周春光心里是乐开了花,他说,由于自身身体原因,他无法外出务工,这两年,家里7亩土地全部流转给村里的合作社种植了魔芋,平时自己给合作社打工,一年算下来也能收入3万元左右,可比外出打工强多了。和周春光一样,村里的30多户农户和一些留守妇女长期在合作社务工就业,年收入均达到了2万元左右。近年来,太平镇通过“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党支部”方式,集中流转农村群众闲置和低效山地种植魔芋,先后辐射带动296户群众增收致富。目前,全镇通过建设魔芋示范种植基地和种苗繁育种植基地236.5亩,带动全镇600多户群众种植魔芋1700余亩,全镇走出出了一条“合作社引路,致富先锋带路,产业铺路”的乡村振兴之路。
建设小小养殖场,砌出群众“幸福路”。割草、配料、喂牛,天刚蒙蒙亮,在姚安县太平镇老街村的大兴肉牛养殖场,周立芬一家便开始在牛棚里忙碌起来了。“在发展肉牛的这几年,我享受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特别是发展的前几年享受了免息贷款,资金上不用愁,发展肉牛劲头十足。”周立芬看着牛棚内20多头膘肥体壮的牛儿和10余头撒欢的幼牛,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他们夫妻俩养殖了40头牛,去年卖出的15头赚了20多万元,今年他们仍信心十足,将持续做好肉牛养殖增收致富。因牛而兴,因牛而富,因牛而美。近年来,太平镇充分利用山地资源优势,把肉牛产业作为全镇的主导产业之一,不断做优做强,并依托肉牛产业,发展起牧草种植,让肉牛产业“牵”出增收致富新门路。
下一步,太平镇将持续聚焦产业发展、优化基础设施、扩大有效投资,进一步开拓“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形成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融合发展共赢局面,助力群众稳定增收,共同描绘“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美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