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民族网讯(陶园园 袁晔薇、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陈明海)近年来,为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提出云南要“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祥云县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与经济工作、脱贫攻坚同安排、同部署、相融合,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较好成效。

党建引领,“基层党建+民族团结进步”双推进。坚持以党建筑牢民族团结进步基石,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把思想教育引导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基础性、先导性工程,以宣传教育凝聚人心,讲好祥云民族团结进步故事,绘制好民族团结进步“同心圆”。2020年,祥云县东山乡干海村党总支、祥云县刘厂镇大波那社区党总支被中共大理州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通报表扬为大理州基层党建与民族团结进步“双推进”先进基层党组织。
共享成果,“脱贫攻坚+民族团结进步”互融合。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与脱贫攻坚工作相结合,互相融合发展推进。脱贫攻坚开展以来,全县各级投入脱贫攻坚资金11.06亿元,其中,投入少数民族村组的资金达3.43亿元,解决了2327户建档立卡户、7797人的生产生活。

项目带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标杆”同打造。积极争取项目实施和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大力发展民族产业项目,在项目带动过程中,充分挖掘民族文化资源,以“一村一品”建设,“特色、亮点”民族产业为重点,着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标杆。全县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2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8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12个,世居少数民族特色村寨1个。禾甸镇大营七宣村、米甸镇自羌朗波罗村被国家民委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云南驿镇云南驿村、东山乡小庄子村被云南省民宗委命名为“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示范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十进工作”齐步走。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全面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十进”工作,全县211个单位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累计成功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省级15家、州级64家、县级100家,2017年祥云县被命名为大理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县,2021年祥云县“红色传承”现场教育基地成功申报为第一批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