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民族网讯(黄晓丽 民族时报记者 陈明海)弥兴镇位于姚安县西南部,镇政府驻地距县城25公里,地处“两州三县”交界处,总国土面积181.34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965米,下辖8个村民委员会,108个自然村,156个村民小组,有农户7540户,总人口20651人。全镇共有36个党组织,1个镇党委,下设8个村级党总支,1个机关党支部,1个青年人才党支部,村级党总支下设25个党支部,86个党小组,共有党员853名。弥兴镇是典型的彝、汉混居,辖区内有彝族、白族、满族、苗族、哈尼族、布依族、傣族、景颇族等8个少数民族。弥兴镇于2017年5月被楚雄州命名为第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2020年8月,被云南省命名为第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弥兴镇“四举措”奏响民族团结交响曲助力乡村振兴。
强化组织保障,确保创建工作高位推动。镇党委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为组长、镇党委专职副书记为副组长,其他党政班子成员、各中心(站所)、村负责人为成员的的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印发了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档案收集目录清单,目标考核制度等。加大对民族团结一家亲档案工作的督查和指导力度,定期深入查找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盯住短板,攻坚克难,对思想不重视、责任不明确、工作不落实的单位(站所、村)负责人,坚决追究责任。
强化宣传教育,确保创建工作全民参与。镇党委、政府把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宗教理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以及民族法律、法规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注重从提高各族群众思想认识入手,一是拓宽宣传渠道。充分利用辖区电子显视屏、宣传栏、微信工作群、广播等平台,通过民族团结进步文艺演出活动等,广泛宣传民族团结典型事迹,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弘扬民族团结主旋律,传递民族团结正能量。二是创新宣传方式。通过走家串户,发放宣传材料、面对面“授课”等形式,变“集中讲”为“流动讲”。精心编排舞蹈、小品、合唱等节目,让群众在寓教于乐中受到教育、得到启发。
强化平安建设,确保创建工作有序推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主力军的作用,坚持每半月一次的矛盾纠纷排查的制度,特殊敏感时期加强摸排,成功化解了一系列不安定因素和上访事件,对少数民族存在的特殊困难给予倾斜和照顾,使邻里之间互相帮助,形成团结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律法规,严格依法行政,消除民族歧视和伤害民族感情的现象,维护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合法权益,促进民族团结和维护社会稳定。坚持“团结、教育、疏导、化解”的方针,讲原则、讲法律、讲政策、讲策略,认真调查研究,及时排除影响民族团结的各种隐患。
强化产业发展,确保创建工作群众认可。着眼大局,加快发展,民族团结进步经济基础更加坚实。坚持把发展经济作为保障民族团结进步的生命线,按照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以赴做好稳增长、调结构、抓生态、促改革、惠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具体做法如下:坚持“一园三区”发展思路,抓住昆楚大复线和南姚高速在弥兴境内开口的有利时机,科学合理规划产业空间布局,在巩固烤烟、蚕桑传统产业的基础上,集中优势资源培育发展蔬菜和肉牛产业,目前,全镇共计种植西兰花5000多亩,种植有机蔬菜2000多亩,种植烤烟10400多亩,种植桑园6350多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