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民族网讯(楚雄州第二人民医院蒋友勤 云南经济日报记者杨德祥)段志荣一家是典型的少数民族和汉族联姻的混居家庭,也是医院优秀的双职工家庭代表。兢兢业业的哈尼族丈夫段志荣是楚雄州第二人民医院妇女儿童精神二科主任、主任医师,勤劳善良的汉族妻子李惠芳是楚雄州第二人民医院护理部副主任,活泼开朗、乐观向上的女儿段思瑶刚从北京工商大学硕士研究生班毕业,一家三口都是共产党员。段志荣一家互敬互爱、积极进取、爱岗敬业、乐于助人,团结各族同胞,深受左邻右舍和单位同事的好评,被评为楚雄州2021年度“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家庭”。
从医院到家乡,他不忘根不忘本,心甘情愿做哈尼老乡心中的“免费医生”。自1989年参加工作以来,段志荣一直从事精神科临床工作。三十年如一日,他干一行爱一行,始终本着精益求精、求真务实的态度扎根精神科临床一线,带教、培养出了一批精神科后备队伍,2020年,段志荣入选为楚雄州“彝乡名医”。段志荣的家乡在双柏县一个很偏远的山村里,村里居住的大部分是哈尼族同胞。每次从城里回老家,都需要六七个小时的车程,路途虽远,但他依旧坚持几个月回去一次,而且每次回去,他的车里都塞满了自己掏腰包买的各种药物。他总说,家里有等他的人,也是他最牵挂的人,再辛苦,他都要回去。原来,段志荣老家的村民们大多都是少数民族,年纪稍大一点的乡亲们由于语言障碍和交通不便等问题,出门看病是一件特别不容易的事情。为了方便村民们,他每次回去,都会挨家挨户的去看村民们,遇到生病的,就帮他们免费看病,然后告诉他们吃什么药,遇到家里条件不允许的,他就详细记下每个人病情,然后为大家买好药,每次回去就给大家带回去,不收大家一分钱。他还主动把自己的联系方式留给老乡们,叮嘱他们有什么问题就给他打电话。身为贤内助的妻子,看到他为老乡们的健康尽心尽力,十分支持,每次回家都陪他一起回去,帮着他一起为村民们测量血压、教大家用药方法等。女儿亲切的称他为“免费医生”。
巾帼不让须眉,抗疫路上的“铁娘子”。段志荣的妻子李惠芳是医院护理部副主任,也是护理姐妹眼中的“铁娘子”。在2020年的新冠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她主动取消春节假期,自觉承担应急值守任务,迅速组织制定医院新冠肺炎感染防控制度及工作流程;完善感染管理、消毒隔离、预检分诊、医务人员防护制度;组织开展人员培训;督促指导科室防控措施落实等,一条一条抓落实落细,一块一块促规范整改。在组建州级留验站的日子里,她每天休息不超过5小时,连续坚守了12个白加黑的工作日。留院站常常会接收到少数民族患者,他们中一些人因为不太会说汉话,李惠芳鼓励医护人员们要耐心再耐心,通过肢体语言进行沟通,用真诚的微笑驱赶患者内心的不安和恐惧。她说,尤其在这种危难时刻,各族人民更应该像石榴籽一样抱紧在一起,携手战胜疫情。2020年2月,她被州委组织部、州人社局、州卫健委联合通报表扬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担当作为先进个人”。
以心换心,谱写民族团结亲情曲。段志荣一家对民族团结、民族精神的理解和认识无比深刻,“只有民族团结才能铸就国家的繁荣和谐”一直是他们不变的初心。每次老家的村民到城里来看病、赶集,一家人总要主动邀请大家到家里吃饭,还留老乡们在家里住宿。有一次女儿不理解,问爸爸为什么不带他们到外面的酒店住宿,家里那么挤。段志荣意味深长的告诉女儿,家虽小,地虽挤,大家住在一起,聊聊天,叙叙旧,能让彼此的心走得更近,才是一家人。就这样,每次家里来老乡,一家人热情招待,虽然没有太多的话语,可从心底里都流露出对民族团结的重视,彼此之间就好像是被一根无形的民族亲情线牢牢的拴在一起。
民族精神,贯穿整个时代,民族团结,浇筑着幸福之花。作为共产党员、白衣战士,段志荣夫妻二人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的表率作用,他们用对党的忠诚、对事业的热爱铸就出民族团结情,谱写出一首“团结、平等、互助”的民族团结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