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民族网讯 金牛镇地处宾川县中部,是宾川县县城所在地的中心集镇,辖7个社区、11个村委会,共有127个自然村,259个村(居)民小组,居住着汉、白、彝、回等22个民族。全镇国土总面积286.9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432米。到2020年,全镇共有常住人口37184户106130人,总人口数119780人。近年来,金牛镇党委、政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团结带领各族群众,积极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奏响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和谐乐章。
一、实施党建引领工程聚共识
镇党委、政府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作为推进全镇各项事业发展的总抓手,成立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任组长、其余班子领导任副组长、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创建全国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金牛镇领导小组,制定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将民族宗教政策解读纳入“万名党员进党校”、班子领导讲党课、村(社区)干部任职培训和“三会一课”内容。结合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月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将创建工作融入党史学习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制作宣传展板65块,并运用电子显示屏、大喇叭、“金牛微讯e”公众平台持续宣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民族团结政策,结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活动,大力营造“党的盛典、人民的节日”浓厚氛围。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宣传,教育引导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努力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为引领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进一步健全镇、村、组三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机制,积极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十进”工作。2018年5月,金牛二小被命名“中国工农红军宾川革命英烈红军小学”。罗官村以客事简办为突破口,移风易俗革故鼎新,完善村规民约,养成淳朴乡风和良好家风,2020年被农业农村部列入全国首批村级“乡风文明建设”21个优秀案例之一,并成功创建为第六届全国文明村。2020年,金牛镇被命名为大理州第五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乡镇,尼萨村、华侨庄园、宾川县康庄农业观光开发有限公司、桑园社区等获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命名,柳家湾华侨社区、金牛清真寺、李相社区等创建为县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示范镇、示范单位的创建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三、实施文化传承工程增底蕴
以白羊村新时器遗址和赵镕将军故居文物保护利用开发为契机,加强文化惠民工程建设。按照“有保护范围、有保护标志、有记录档案、有保管机构”的“四有”要求,对白羊村遗址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和迎侨堂、赵镕将军故居2个州级文物保护单位实施有效保护。成功申报金牛镇砖瓦烧造1个州级非遗项目,竹篾编制技艺、粉蒸羊肉、传统滇戏、土锅炖梅4个县级非遗项目。同时,积极启动太和村龙兴寺、彩凤村西山庙、大新村大寺、中共宾川县委办公旧址—石榴村周家院、吴家营文庙、西平渠--金甸渡槽、西平渠--新罗城渡槽等7项文物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工作。在全镇设立了17个农家书屋,藏书量达31853册,2021年给农家书屋新增总价42500元共1496册的图书,率先在金牛一中开展农家书屋进校园试点工作,实现资源共享。2021年,成功举办“金牛镇三转湾首届梨花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书法绘画展览”活动,在全镇放映《英雄儿女》《红色娘子军》等红色电影60场次,组织业余文化工作者,创作方言快板《建党百年创辉煌》、花灯剧《梅香万里》、歌曲《清风》等文艺作品,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四、实施特色水果工程强产业
镇党委、政府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发挥全国“一村一品”葡萄示范镇优势,引导群众走特色水果种植发展路子,到2020年,全镇葡萄种植面积达4.749万亩,总产值108784万元;柑桔种植面积达1.2万亩,总产值12916.1万元;石榴种植面积达0.6万亩,种植其它水果0.3万亩,总产值5943.94万元。全镇水果总面积6.9万亩,水果总产值达12.76亿元,种植业经济总收入14.05亿元。在“十四五”期间,计划在全镇新建高标准水果生产基地6万亩。计划建设葡萄标准化示范基地8个,共10000亩;计划在各村(社区)建设美丽果园100个,面积2000亩。到2025年,力争将全镇水果面积发展到7.5万亩,实现总产值16亿元目标。通过建设高原特色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区,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奠定基础。
五、实施环境提升工程保民生
巩固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创建成果,加快“美丽县城”建设步伐。一方面投资1.4亿元完成桑园河治理、圭山新坪片区高效节水、沟渠修复、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开发整理、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投资3000余万元完成村组道路硬化工程,投资800余万元改造农村文化活动室、卫生室等公共活动场所。投资7000余万元实施95个中小学校全面改薄及校舍维修改造项目。先后完成4093户棚户区改造和1077户农危改任务。投资6000余万元完成迎侨堂、侨乡文化广场、罗官村公墓和蔡甸村葡萄现代产业园等项目建设;一方面在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攻坚战上下功夫,全面推进河(湖)长制落实,深入开展河湖库渠“清四乱”和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对城乡户厕、公厕、洗手设施进行全面改造,县城区全面启动餐厨垃圾转运回收,全力推进市场区域专项整治,顺利实施煤改气工程,积极推进“两违”整治工作,不断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质量。
六实施依法治镇工程促和谐
围绕“八五”普法规划实施,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金牛目标,加大依法治镇工作力度,积极探索出“党建+网格”的社会治理路子。在18个村(社区)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设置一级网格员49人,二级网格员453人,三级网格员1720人,形成纵向相通,横向相连的网格管理体系。采取“重点户月入户、普通户季入户、半年一研判、年度一总结”方式,建立管理台账,做实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确保在第一时间掌握社情民意,第一时间了解群众诉求,第一时间解决矛盾纠纷,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积极调动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民兵应急队伍、党员突击队等基层力量,主动参与重点人员管理帮教、村组治保调解和日常巡查工作,金牛派出所在各村社区挂牌成立警务室,18个民警在18个村社区担任副书记或主任助理,进一步强化网格服务保障,推进工作重心下移,及时有效解决影响基层社会稳定的纠纷隐患和突出问题,全镇社会治安环境持续好转,各族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