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当前位置:首页>>地州动态 >
永仁县宜就镇:绣出民族团结幸福之花——彝绣产业助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
发表时间:2021-09-17     阅读次数:     字体:【

新时代民族网讯(王婷 民族时报记者陈明海)宜就镇位于永仁县城西南部,距县城19.5公里,西与大姚县接壤,是永仁的南大门。下辖12个村委会,121个村民小组4683户16653人,其中少数民族9653人,占总人口的58%,是典型的山区民族聚居乡镇。“宜就彝族器乐演奏”和“宜就羊皮褂手工艺制作”被列入云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糖稀熬制技艺”、“小黑龙王庙会”、“彝族祭龙习俗”被列入楚雄州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全镇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5人,其中省级2人,州级7人,县级6人。

近年来,永仁县宜就镇高度重视民族传统文化挖掘、传承、保护、弘扬,支持以彝族刺绣为代表的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着力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贯彻落实民族政策、排查化解矛盾、发展民族经济、增进民生福祉相结合,不断夯实少数民族发展根基。

永仁宜就火把新村刺绣专业合作社社长李永秀,她自幼喜爱刺绣,并长期致力于彝族刺绣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和产业化开发。2018年,永仁宜就火把新村刺绣专业合作社成立,政府扶持了“彝绣车间”,合作社采取“彝绣+产品”“提供技术和原材料,高于市场价回购集中销售”的模式,3年的时间带动了80余明妇女社员“零投入”居家灵活就业,最小的社员仅12岁,最大的80多岁,人均年增收超过8000元,真正实现“农村妇女背着娃娃绣着花,养活自己养活家”。

“我和我女儿都喜欢彝绣,我女儿擅长打版设计,合作社接订单,绣娘们在家就能赚钱,我们的产品鲜艳华丽,针脚细密,针法灵活,回头客订单很多,一针一线都是艺术品,一花一朵都是民族符号,我们都很有信心绣出美好生活。”李永秀激动的说到。

 
上一篇:楚雄州丨【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楚雄州民宗系统干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增强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下一篇:丽江宁蒗丨泸沽湖畔和谐曲 中华民族一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