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民族网讯(菌物学家 韩省华 云南经济日报记者 杨德祥)菌类是神奇的,它存在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和人类的命运联结在一起,而大部分人对于它们又是陌生的,只是在菜场和饭桌上知道它们是食用菌。云南人则是幸运的,野生菌的丰富是他们生态好的代名词。楚雄的南华县则更是。
2014年8月9日应南华县政府邀请,前往当地参加在那里举办的野生菌美食节。会前,县委副书记黄治胜电话沟通,希望我能够给全县干部职工作一个学术报告,县里四套班子领导都会参加。就野生菌的发展问题要做一个大家都听得进去,又能够给予实际指导,起到高屋建瓴的效果,这对我是一次很大考验。我差不多花半个月时间研究了云南是历史、地理、人文,当然重点的野生菌。8月10日上午,副县长何文明主持,南华县委书记李云升,县长刘文跃与全县300位干部职工一起,听我做:“野生菌保育与食用菌产业化发展策略”的讲演。宣讲菌类与植物、动物应当和谐相处,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过去和未来生存的基础,菌物在整个自然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而形成了现在的生态平衡。人类得益于菌物是多方面的。
云南是我国的植物王国,也是我国的菌物王国。蕴藏着丰富的大型真菌资源,其中不少的种类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对南华县的大型真菌的研究仅是物种收集数量的分散的记录,并无系统的完整的研究,也没有标本以及资料的记录证明。但是,依据生态现状和气候分析,估计总类在600种以上,而不是290种。南华县的菌类资源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就此,我提议了9条措施,其中包括建设菌物保育区、菌物标本馆、菌种库、菌体组织库、基因库、有效成分库和信息库。在全球变化及人类活动导致的物种加速灭绝很可能危及到大型真菌资源的时候,加速这些工作有助于经济发展。有助于为未来打下基础。
在建立珍稀菌类资源保育区,维护自然景观生态的同时,也有助于观光产业与地方经济的发展。在保育的基础上,发展菌物资源优势,推进发展休闲农业政策,为消费者带来一个新颖、丰富、缤纷的菇类之旅。整合菇生产与菇文化系统,以菇文化为主题,设计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等需求的各具特色的旅游路线。
可以为旅客提供野生菌原生态观赏场地,将包括松茸、牛肝菌、干巴菌、松露、鸡以及人工栽培的香菇、灵芝等菇类进行人工或半人工栽培,形成主题休闲区,满足大量旅客的采摘可栽培菌物资源的乐趣;为游客提供集食用、药用和保健等多种用途于一身的食用菌菌类产品;通过技术和自创产品,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料理菇类养生大餐,为游客提供可现场品尝、现场采摘鲜菇的场所等。
野生菌、菌类加工、旅游和文化相辅相成。以菌类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入手,产品高端、名家参与、彰显特色文化,打造独特文化产品。旅游产业应加强科学游的内容,推介南华县独有的科学价值,生产、资源和产业。要本着做有良知的管理者和科学工作者的底线给子孙留一片蓝天、绿树、清水!坚持“保护第一”原则,关键是真正保护和减轻破坏程度,延迟不可恢复生态体系的到来时间。生态保护上要制定有效的保护方案和有力的措施,要真正做到保护与开放并重,做到永续利用。
通过看蘑菇网的建设,形成智慧的南华县野生菌发展新模式。
那天中午,县委书记、县长作陪品赏当地野生菌,并继续交流南华县野生菌发展的思路。下午,南华县供销社紫副主任陪同到彝寨游览,我则在去的路边采集到了21种野生菌,返回途中在车上口占一首:
毕竟云南野菌多,
随手拾得满背箩。
养眼解馋摄入画,
分离培育谱新歌。
以后的几年间,我组织国内的科学家到南华县采集野生菌,召开野生菌文化研讨会,学术研讨会,举办菌类画展,请中国菌物学会在南华县确定中国的十大野生菌(除东北的蜜环菌外,其余9个野生菌均主要产自南华县),协助南华县建立院士工作站。南华县有关人士在研究李根源时,缺少李根源的图片,我请浙江美术家提供了徐悲鸿为李根源的画像,也邀请研究郑和的美国科学家关注南华对郑和的考证。每年我都到南华县,与招商,林业,农业和文化方面人士做深入交流,与市场的小商小贩,企业家做产业物流的沟通。南华县有10余万人次参与野生菌管理、采摘、收购、加工、销售等经营活动,商品化率有效提高,大部分山区群众从发展野生菌产业中得到实惠,收入逐年增加,效益日益彰显。
2013年,南华县野生菌集散交易量达6052.7吨,交易额3.56亿元,农民人均野生菌收入1500元1。现在。2019年,县内的野生菌产量7146吨、产值6.87亿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野生菌收入2657元,占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55元的22.8%,承包育菌农户最高收入突破10万元。县内野生菌加工企业实现加工业产值5.13亿元,常年解决劳务用工近1000人,聘用季节性工人近8万余人次,户均年增收3万元。野生菌主产乡镇五街,以松茸为主的年均野生菌产量突破1000吨、产值近5000万元,人均野生菌收入3000元,占家庭总收入24%。野生菌产业对促农脱贫奔小康显现出良好的作用,小小野生菌变成闪闪发光的金朵朵。五街镇咪嘿们村委会,辖9个村民小组363户农户,总人口1731人。全村委会国土面积3.998万亩,其中最适宜野生菌生长的林地面积2.782万亩,占国土面积的69.6%,人均有野生菌基地面积16亩。该村委会属于高寒冷凉地区,常年雨量较为充沛。独特的土壤、气候和良好的植被条件,为野生菌的生长繁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全村以松茸为主的野生菌产量常年保持在40吨左右,仅松茸产量达25吨,收入超过700万元,人均野生菌收入4500元。以松茸为主的野生菌产业增收成效明显2。
我到了南华,走到大街上,连小孩子都会打招呼。那是因为南华的老百姓和我都喜欢野生菌。由于野生菌,南华成了我梦绕魂牵的地方。
韩省华 2021.7.20 于杭州
资料来源:
1.云南省南华县野生菌产业化发展的的研究。南华县人们政府,2014.6.8.
2.绿色崛起 生态脱贫 南华县大力发展野生菌产业助推群众增收促脱贫,南华县人们政府,202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