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姚县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以农业农村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推动科技进步和加快体制创新为动力,以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为基础,以加强农业支持和保护为保障,夯实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着力建立粮食增产,优质农产品增加和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财政增长,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推动高质量发展,决胜脱贫攻坚,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图为大姚县泗溪特色蔬菜专业合作社种植的葡萄
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壮大。一是高原粮仓保障粮食安全。以楚粳系列水稻为主的“高原粮仓”建设有力保障了全县粮食安全,2020年全县粮食产量达到15.9万吨,年均增长1.93%。二是特色经作量效齐增。全县以烤烟、蚕桑、中药材、马铃薯、魔芋、辣椒、百合为主的特色经作发展壮大。2020年末全县桑园面积累计达8.76万亩,全年产茧2750吨,产值达1.3亿元;全县共种植魔芋2.4万亩、辣椒1.2万亩(含工业辣椒)、蔬菜11万亩、高山反季蔬菜0.5万亩、百合1.02万亩、咖啡591亩、食用菌8.74万平方米、水果10.52万亩(芒果4.2万亩 、软籽石榴0.6万亩),中药材2.94万亩、花卉0.79万亩。三是高效林业稳步发展。2020年全县核桃种植面积达164万亩,挂果面积109万亩,全年产量达3.6万吨,实现产值10.54亿元,农民人均核桃收入5067元。花椒种植面积40.53万亩,产量4994吨,实现产值3.15亿元。四是山地牧业发展迅速。以云岭牛、黑山羊、生猪、山地鸡为主的山地牧业发展迅速。2020年全年肉类总产量3.045万吨,其中猪、牛、羊肉产量2.839万吨。2020年出栏生猪25.3万头,肉牛出栏2.414万头,肉羊出栏19.862万只;家禽存栏92.797万只,出栏100.0万只;禽蛋产量0.883万吨。全县有畜禽规模养殖户1537户、新增343户。全年实现畜牧业产值14.0亿元,年均增长6.4%。五是淡水渔业持续发展。2020年全县稻田养殖面积5075亩,淡水养殖面积12537亩,实现水产品产量2626吨,实现渔业产值3659万元,以库塘养殖为主的淡水渔业持续发展。六是开放农业与绿色食品加工业。以农产品电子商务为主的开放农业,以核桃、花椒、蜂蜜、粉丝、野生菌、辣椒加工为主的绿色食品加工业不断发展壮大,有效带动了农民持续增收。2019年末我县22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和3597户农产品初加工个体工商户(含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实现现价总产值713336万元,农产品加工业实现营业收入643436万元。全县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林牧渔总产值之比为1.61:1。
图为大姚县金碧镇钟秀村委会水稻旱育秧现场
农业科技推广步伐加快。近年来,引进和推广农作物新品种89个,旱育秧、水稻机插秧、玉米地膜覆盖、高山反季蔬菜、测土配方施肥、农作物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兽药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高产创建示范样板等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成效显著;农业科技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有效开展;大力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农机具推广、农机农艺融合持续扩大,农业机械总动力35万千瓦特,年均增长10%以上,农业机械化水平达50.5%以上,农机培训及农机安全监理工作有序推进,农业科技贡献率由2015年的47.5%提高到2020年的48.5%。
农业产业化稳步推进。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农业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以基地规模建设为主的蚕桑、优质稻、商品蔬菜、魔芋、百合等基地建设稳步推进;以优质米、茧丝、辣椒、魔芋、脱水蔬菜、核桃汁饮料等加工企业相继建成投产,农副产品加工业初见成效,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2020年,全县省、州级农业龙头企业达36家,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从1家增到10家,企业固定资产68330万元,全县共有14家企业获得了43个农产品质量认证(有机转化认证4个,绿色食品认证38个,无公害食品认证1个),获得云南省著名商标5个,获得云南省名牌产品称号3个。全县12个乡镇农产品安全快检体系民生工程全覆盖,快检能力全覆盖,年农产品检测能力3000个以上。
农资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成效明显。近年来,创新农资市场和农产品市场监管手段,建立健全农资和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信用档案,推行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应用、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加大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力度,每年查处违法案件达30件以上,农药、种子、化肥、兽药、饲料及添加剂等农资市场、农产品生产经营等质量安全得到保障。
(大姚县农业农村局 刘国平 云南经济日报记者 杨德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