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当前位置:首页>>地州动态 >
楚雄州丨大姚县:脱贫攻坚利刃 生态扶贫 脱贫攻坚普查纪实
发表时间:2020-08-20     阅读次数:     字体:【

新时代民族网讯(马军生 民族时报记者 陈明海)今年7月25日禄丰县派驻大姚县开展脱贫攻坚普查工作的普查员们踏上这片彝州海拔最高乡镇昙华的神秘土地,奔赴昙华乡开展普查工作。昙华乡位于大姚县境中部,距县城45公里,面积48.13公里,主峰海拔3117米,总人口7890人,森林覆盖率93.7%,全乡辖7个村委会53个村民小组,彝族人口占全乡总人口的87.19%,建档立卡户729户2903人,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彝族聚居乡。

昙华乡自古以来就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是“中国彝族十八月太阳历”发祥地,古彝语为“斜底普嫫”,到明末清初高氏土司时代将佛文化融入才正式命名为“昙华”,源自“白龙腾烟起,林海翻烟波,雨雾敛青霭,月华扬彩昙”的诗情画意中故而得名“昙华”。昙华也是《彝剧》诞生地,咪依噜的故乡,《梅葛》的故地。

发祥于昙华的"中国彝族十八月太阳历",是彝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中观察、发现、总结出来的计时规律,属物候历。它把每年定为365天,分为十八个月,每个月分为20天,一年的最后五天作为祭祀日;它的形成融入了天文、地理、自然等科学知识,在当时就能以物候表象较为准确地记述和客观反映气象变化特征和物候表象,对农业生产、日常生活具有较大的现实指导意义。经著名的彝族文化研究专家刘尧汉教授考证,源于昙华的“中国彝族十八月太阳历”早于美国墨西哥玛雅历法五千余年。

在昙华乡普查的日子中,各位普查员感慨到这是进入维也纳的森林,天然大氧吧。普查队员实地入户了解到在这样在条件下,如何才能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脱贫致富,带着疑问普查员进入建档立卡户李云明家中。

刚进入李云明家中,普查队员们突然眼前一亮,看到了整齐,明亮,干净,温馨的家居环境。经过和热情好客老奶奶的聊天,实地查看,了解到该户成员为9人,五世同堂,老人出生于1938年民国时期,80年来一直在贫困中生存。

2013年被识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以来,住房得到修缮加固,自来水直接接到家里,全家都加入新型合作医疗,孩子们读书减免学杂费,每天还有营养餐。全家种花椒2亩、养了80只山羊,吃穿不愁,年收入达到5250元。老奶奶连续不断的在说:“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感谢共产党,感谢习大大”。

昙华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金山银山,不如绿水清山”的理念,结合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围绕坚决打赢打好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实现辖区内所有农户达到“两不愁、三保障”的总体目标。针对乡域人口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森林覆盖广的乡情特点,按照“双挂钩”“清单制”和“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要求,用活用好“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14项行业扶贫措施。紧紧把握“因地制宜、绿色生态、一村一品、高原特色”的发展思路,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借助产业扶贫资金,动员贫困户大力发展核桃、花椒、樱桃、树葱、牡丹等林果、重楼、白芨、续断、葛仙米等中药材和白菜、百合、山药、魔芋等生态蔬菜种植,黑山羊、撒把猪、土鸡等特色畜禽养殖,通过多方调研及尝试,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发展种养殖业。帮扶719户2883人贫困种养殖户全部实现脱贫退出。进一步提高脱贫质量,确保小康路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为乡村振兴打了坚实础。

 
上一篇:楚雄州丨大姚县:披荆斩棘复兴路,凝心聚力再出发 ——脱贫攻坚普查心得体会
下一篇:楚雄州丨牟定县:举办宗教政策法规学习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