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民族网讯(李绍波 何明杰 徐琪雯 民族时报记者 陈明海)如何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楚雄市西舍路镇想方法、找路子,利用辖区自然优势资源,引导搬迁群众大力发展茶叶、花椒、肉牛、黑山羊等种养殖特色产业,带领群众走出一条致富路。

西舍路镇易地扶贫搬迁村——水长村引导搬迁农户大力发展花椒种植,这段时间,漫山的花椒迎来了采摘期,红彤彤的花椒挂满枝头,处处弥漫着浓郁的麻香味,山头沟洼、房前屋后,到处都是农户忙碌采摘的身影。
如果价格好的话,光这个花椒收入,预计是15万,再加上一点核桃收入,三四万,接近有20万的总收入。对于鲁成武来说,易地扶贫搬迁给他带来的不仅是居住环境的改变,更是产业发展的改变。他家在政府的扶持下,先后种植了近百亩花椒,目前已有30多亩进入丰产期。
现在,鲁成武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花椒种植能手,实现了从建档立卡贫困户到农村致富带头人的蜕变。

现如今,花椒种植已经成为了西舍路镇贫困群众增收的主导产业,全镇在中高海拔地带种植大红袍花椒6000亩,中低海拔地区种植九叶青花椒3000亩。

为着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西舍路镇按照“无产业、不新居”的理念,通过扶贫扶志双重发力、政策与产业双促进的工作机制,加强产业覆盖、积极开展就业技能及生产技能培训,在原有产业提质增效的基础上,培育壮大新型产业和改进收益方式,保障搬迁群众有事做、能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