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当前位置:首页>>地州动态 >
楚雄州丨双柏县:大麦地镇“五措并举”同心共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镇
发表时间:2020-07-03     阅读次数:     字体:【

图为:大麦地镇全貌

新时代民族网讯(民族时报记者 陈明海 通讯员 普永学、孙天琼)近年来,双柏县大麦地镇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成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镇的目标,抓住县委政府支持绿汁江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机遇,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产业发展、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发展乡村旅游深度融合,五措并举全力打造绿汁江流域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带。

图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大麦地牛圈房

抓整治,强班子,筑堡垒,强力提升基层党组织能力。着力整治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由县处级领导联系整改,调整村党总支书记6名,副书记4名,补选村民委员会主任5名,副主任1名,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3名;着力抓教育、强素质,建成投入使用党员视频培训会议系统,共开展培训4期,其中开展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1期,参训党员560人,建设县级党员实训基地1个,镇级党员实训基地2个,村级党员实训基地6个,开展农村劳动技能培训14场次,覆盖党员及群众1190人次;着力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以实施农村党建“双整百千”四级联创为抓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2019年,9个村集体经济完成68.7万元。

图为:大麦地镇的四弦歌舞展演(郎晓东摄)

支部引,党员带,群众干,合力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始终聚焦美丽宜居,补齐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短板,以环境卫生整治为突破口,充分利用空闲土地,因地制宜,亮化和美化新农村环境。通过支部引领、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方式,积极引导、组织群众自己动手清洁家园。开展美丽集镇建设,以巩固省级文明镇创建成果和争创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镇为抓手,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扎实抓好普龙集镇绿化美化亮化及一水两污建设,完成普龙新村、立新新村、进巴珠村、牛圈房村、埂井村、此鲁母村、田房村、大龙潭村、克田村、战斗村、初都村、各莫村等12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突出产业建设、特色民居保护改造、发展热区生态旅游观光园区三大建设重点,打造一批依山傍水、生态秀美、风情浓郁、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新农村。2019年,进巴珠村、埂井村、各莫村被国家民委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普龙社区被评为县级美丽乡村红旗村。目前,全镇有3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3个省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1个省级文明示范村、1个州级文明示范村、3个县级文明示范村和1个县级“美丽庭院”示范村。

图为:埂井村特色民居

图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进巴珠

图为:战斗民族特色村

调结构,扩规模,强品牌,全力打造产业发展示范村。坚持围绕镇党委确定的“一核、一带、两片区”的生产力空间布局,通过加大整合资金投入力度、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强化项目政策支撑,立足优势、培育主体、更新观念,在绿汁江边引进培育7户葡萄种植企业,种植鲜食葡萄1000亩,实现产值8000多万元,其中,高端水果“阳光玫瑰”享誉全国,入围云南省“十大名果”提名,种植面积达320亩,年产量500吨,均价保持50元每公斤,年产值2500万元,葡萄远销北上广等发达城市,是名副其实的“致富果”。引进和培育种植冬早蔬菜个体户45户,种植番茄1600亩,近两年来番茄价格较高,实现产值4800多万元,与农业龙头企业平均每日务工150个,年本地务工收入达540多万元。以“农户+公司”带动农户种植番茄、青椒、茄子、小瓜等冬早蔬菜1500多亩,产值达7500万元。初步形成了以普龙为核心的特色农产品集散地产业布局模式,实现普龙社区16个村民小组、峨足村委会沿江5个村民小组“村村有主导产业、户户有增收产业”的产业发展格局。

图为:葡萄产业

实地训,外出学,强技能,精心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大力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持续完善配套政策体系,畅通智力、技术、管理通道,以服务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和促进农民职业化为宗旨,结合大麦地镇上下片区气候、地势实际,加强鲜葡萄种修剪管理、冬早蔬菜种植、甘蔗种植、滇中黄牛养殖、黑山羊养殖技术的培训,每年举办职业技能培训30余场次,受训5000多人次,劳动力人口培训覆盖率达100%。以走出去学经验、学回来拓思路为目的,组织基层党组织书记、部分人大代表到周边乡镇学习种草养畜、甘蔗加工、中药种植等活动3场次70人次,努力培养了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96人,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力保障与智力支撑。

图为:县政府领导参加大麦地镇:“楚雄州现代观光农业自驾旅游基地”启动仪式

图为:彝族刺绣品展示

重保护,常活动,抓结合,在创新中传承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紧紧立足大麦地民族特色浓郁,文化底蕴丰厚,民族传统文化种类较多的优势,在创新中保护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享誉中外的“小豹子笙”、曾被多种文字翻译出版的创世史诗《查姆》、彝文叙事长诗《塞玻谟》、《月亮银儿子和太阳金姑娘》、彝剧始祖《阿佐分家》等 不断得到传承和发展;陀螺王子木天光,运动员木秀兰、罗平等在1986——2019年期间多次代表省、州、县参加全国、全省、全州少数民族传承体育运动会“陀螺” 项目比赛,都取得团体和个人冠军;大麦地镇底土村彝族刺绣“堆绣”在国内外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由《查姆》改编的古老传统曲艺“阿塞调”,优雅动听,曾多次搬上省州电台、电视台,受到许多专家学者的青睐;全力打造查姆自驾游营地,累计投入资金1000万元完成游客接待中心、露营区、停车区、篝火晚会广场等12个旅游区域以及绿化亮化、电力改造、网络覆盖等建设,重点推进“民宿+文化”“民宿+农业”“民宿+生态”“民宿+康养”等多业联动、多业融合的民宿民族文化旅游新业态,通过抓星级评定打造营地,抓美化亮化扮靓集镇,抓节庆活动增加人气,打造旅游观光采摘区条件具备,田园综合体雏形已初步形成。

图为:查姆传承人培训班合影

图为:峨足小豹子笙队

图为:举办查姆文化节

 
上一篇:楚雄州丨大姚县:本土长篇小说《彩虹桥》入围全国少数民族骏马奖
下一篇:重温誓词迎七一 特色党课过生日|楚雄市自然资源局党总支委员会形式多样开展庆七一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