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当前位置:首页>>地州动态 >
【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永仁县丨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火把新村
发表时间:2020-04-25     阅读次数:     字体:【

新时代民族网讯(自航 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陈明海)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盛夏时节,走进永仁县宜就镇的火把新村,映入眼帘的是精致的水体景观和独具特色的房屋,仿佛自己就置身于江南水乡。村口的水体景观把火把新村和彝人新村装点得如诗如画,村中房屋整齐划一,房子的颜色以彝族标志性的红黄黑三色为主,家家户户装饰一新,彝族风貌浓郁,村容村貌整洁,村风文明,民风淳朴,与蓝天、白云、绿树、青山等互为衬托,与自然环境和谐协调。 一幢幢的特色民居依山而建,家家都有开放式的景观院落。村中路灯、广场、公厕等设施一应俱全。

永仁县宜就镇宜就村委会彝人新村位于永仁县东南部,南永二级公路从村旁通过,距离县城19公里,距离镇政府0.5公里。全村共有农户115户470人,其中彝族447人,占全村人口的95.1%,是一个以彝族为主的移民村。全村有土地面积900亩,其中:耕地面积540.5亩,人均耕地面积1.15亩,主要经济作物有葡萄、蔬菜等。宜就镇彝人新村民族特色旅游村寨建设项目共涉及二期,一期(彝人新村)搬迁安置农户50户220人,全部为彝族,总投资515万元。二期(火把新村)搬迁安置农户65户270人,总投资为2050万元。村庄建设南北向和东西向街道各一条共441m,主街道宽6m, 两边人行道各宽3 m,同时完善水、电、路、绿化、文化活动场所、旅游厕所、停车场、太阳能路灯等公共基础设施。该村整合少数民族特色旅游村寨项目资金150万元,主要建设彝族刺绣传习所一座210㎡,火把广场一个560㎡,星级旅游公厕一座,彝族彩绘320㎡,绿化500㎡,安装太阳能路灯62盏,提升改造坝塘、景观凉亭各2座,建设跌水台、步行游道、拱桥、码头、景观水生植物种植等水体景观1处,彝人新村成为一个充分展示生态田园风格的彝族特色村落。

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与城镇化相结合。彝人新村位于宜就现代农业特色集镇规划区内,属集镇的一部分,通过彝人新村特色旅游村寨的建设,搬迁群众原居住地的土地通过退耕还林、产业造林种植经济林果,保护了生态,同时有稳定增加的收入,在现居住地发展商贸、旅游服务、运输、务工等有新的增收。既促进了搬迁少数民族群众的发展,又带动了集镇发展。

科学规划,突出特色。为做好建设工作,我镇明确专人负责该项目,严格按照批复的内容建设,严格资金管理,项目管理规范,并结合我镇地方特色,以彝族特色民居为主,为下一步开发休闲旅游业奠定了基础。

整合项目,高位推进。为推动项目顺利实施,县级领导多次召开现场会帮助研究解决实际困难,县级各部门积极主动向上争取资金,支持村庄建设,使水、电、路、文化活动场所等设施得以完善。

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彝人新村少数民族特色旅游村寨建设项目,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的重点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明确专人负责该项目,即时部署,精心组织,确保了项目顺利实施。

彝人新村搬迁点采用“移民下山、移民就市、移民就医、移民就学”的方式,从根本上改变高寒山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积极探索一条新的扶贫开发之路。达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最终形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村民通过务工收入、发展彝族刺绣、经商收入、林果收入、生态补偿收入、资产收益分红收入逐步步入小康社会。2015年以来镇党委政府在彝人新村共成功举办了三次彝族火把节,美味小吃、赛车、斗羊等精彩丰呈的活动年年都能吸引数万游客,2016年被国家民委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如今,火把新村已成为宜就镇群众茶余饭后休闲观光之地。由于交通便利,每年的彝族火把节都在宜就镇都会在火把新村举行隆重的火把活动,让火把新村和彝人新村变得更加的热闹,各地游客纷至踏来体验彝家风情,感受火把狂欢活动,品尝到彝家的麦芽糖、香醇小灶酒、宜就凉粉、苦荞粑粑、全羊汤锅等等特色美食。

火把新村环境变了,村民精神面貌也变了,以前在山区居住条件不好,收入也很低。现在,不仅居住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还可以做点小生意,就医就学都十分方便,对未来的日子他们也是很有信心。改变的是生活环境,更是大家的精神面貌,而不变的是彝家人热情好客的情怀,我们也相信火把新村、彝人新村在发展特色旅游的道路上会越走越好,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安康。

 
上一篇:楚雄市丨召开2020年全市民族宗教工作会议
下一篇:楚雄州丨大姚县:彝绣培训进乡村 指尖花开幸福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