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民族网讯(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陈明海 通讯员:杜中语、田艳)大姚县在全面做实新冠肺炎疫情分区分级分类差异化精准防控的同时,全面聚焦“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多措并举确保抗疫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收官战两促进两必胜。
抗疫不停春耕不拖,确保抗疫春耕齐推进。今年,全县计划大春种植农作物31.2万亩,粮食总产量达13万吨,完成713万公斤烟叶收购任务,实现农业产值增长6%的目标。为确保大春生产不受疫情影响,一手抓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的落细落实落地工作,一手抓春耕备耕、粮烟面积的落实、农用物资的就位,目前已完成营养土堆捂5.29万亩,为下一步的烟叶生产起好了步、开好了头。全县已调供水稻、包谷良种576吨,各类化肥1.32万吨、农药432吨、农膜356吨,春耕备耕工作已全面展开。
抗疫不松务工不误,确保劳务输出“开门红”。建立了“县级统筹、人社牵头、部门配合、乡镇落实”的工作联动机制,为全县劳务输出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政策支持。依托各级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和乡村干部,结合疫情防控宣传,打消想外出务工人员的思想顾虑,消除恐慌心理;通过中央和省州对口帮扶单位以及大姚驻上海、深圳劳务工作站,主动加强对接联系,收集储备用工岗位2.2万个,精准掌握相关企业岗位需求、工资待遇、复工复产时间、安全保障措施等细节,及时提供给群众。自2月16日以来,先后共组织5批次746人省外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22人。
抗疫不退党恩不忘,确保抗疫与消费扶贫共赢。保产业,农户得收益。发生疫情后,菜市场、乡镇赶集停止活动,交通也在实施管控,农户的产品难以销售出去。全县以昙华乡为代表,制定产品保供方案,农户每天按照订单需求下地采摘,由工作人员计量登记各家各户采摘的数量,按照市价售卖,确保农户产业
不因疫情受损。这次疫情防控期间的保供活动,先后为县城各小区和市场提供了各类蔬菜、洋芋、豆类1150多吨,让更多居民认识了大姚的农特产品,开拓了销路、树立了口碑,为全县的消费扶贫开展奠定了基础也创造了经验。
抗疫不懈问题整改不等,确保挂牌督战见实效。全县围绕今年242户691人贫困人口脱贫的目标,及时制定了《大姚县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工作方案》,通过县级领导督战,与12个乡镇和22家部门及县级挂包部门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123份,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细化各自工作职责;突出重点,对标时限要求,认真做好到逐村逐户逐人逐项补短板、强弱项行动。按照督战方案深入开展了挂牌督战,有力地促进了就业扶贫和产业扶贫政策措施的落地见效,有力地促进了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全县277名驻村工作队员第一时间奔赴工作岗位,开展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与此同时,县级89家单位、省州18家单位3845名挂包干部职工纷纷利用电话、微信等方式,及时提醒所挂包的10055户贫困户做好疫情防控和春耕备耕生产。
抗疫不减力量增强不断,确保“战场”一线合力有效。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时,大姚县79支驻村扶贫工作队277名工作队员立即返岗,积极奔赴战“疫”一线,加强全县乡村基层疫情防控力量,守好“最后一公里”;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对外出返乡人员、学生等各类返乡人员全面进行排摸,建立信息台账,村不漏户、户不漏人,确保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积极投身到疫情防控卡点排查监测,对外来人员进行劝返,切实筑牢疫情防控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