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当前位置:首页>>地州动态 >
抓实“六精准”、落实“六零”要求丨坚决打赢大理州民族宗教领域疫情防控阻击战
发表时间:2020-02-26     阅读次数:     字体:【

新时代民族网讯(王永伦 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陈明海)今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大理州民族宗教系统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州党委政府疫情防控各项决策部署,依托宗教工作“一网两单”制度网格化管理平台优势,紧紧围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交办问题、解决问题”发力,用到村到点到人的“一网”畅通宗教活动场所“最后一米”,较好解决了基础不牢、情况不清等问题;用“两单”压实落实宗教工作领导责任和主体责任,充分发挥网格员、信息员作用,结合实际,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民族宗教工作,落实“六精准、六零”工作措施和要求,筑牢和织密了民族宗教领域疫情防控的人民防线,推动疫情防控和民族宗教工作互促互进。

一、行动迅速精准,责任落实零拖延。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大理州民族宗教界快速响应,迅速行动。1月23日下午,各宗教团体就倡议全州重点宗教活动场所主动暂停开放、主动暂停开展集体宗教活动和延迟各经文学校(班)、培训中心(点)、短期班开学。各宗教活动场所负责人还对到宗教活动场所,特别是到佛教寺院聚集烧香祈福许愿的人员进行及时劝返,鼓励信教群众在家念经祈祷。1月25日,大理州民族宗教委及时下发了《大理州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关于切实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以下简称《紧急通知》),《紧急通知》要求全州民族宗教领域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国家、省关于疫情防控工作各项安排部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齐心协力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做到责任落实零拖延。大理州民族宗教委及时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压实责任。2月4日又印发了《大理州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预案》等。向全州781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和6个全州性宗教团体发出倡议书,号召各示范单位和宗教活动场所,发挥基层网格力量,在全力创建“无疫单位(村、社区)”中做示范、作表率,使全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村、社区)、宗教活动场所都成为疫情防控的重要阵地,早排查、早发现、早研判、早预警、早处置,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二、数据掌握精准,人员管控零差错。疫情发生后,按照防控要求,各级统战、民族宗教部门及网格员会同相关部门迅速行动,对全州宗教活动场所、宗教教职人员和住寺人员的基础信息,按要求进行再排查、再核实、再研判,到点到人,做到人清事清,不漏一处,不漏一人,实行全面精准管控。特别是对湖北籍到本地探亲访友和旅游、修行的滞留人员等进行重点排查梳理、重点分析研判,掌握第一手资料。对排查出的重点人员逐人进行登记备案,一对一服务,为各级党委政府精准防控提供了详实的信息支持和详细的数据支撑,切实做到人员管控零差错。

三、政策宣传精准,卫生防疫零死角。疫情发生后,全州民族宗教系统干部、民族宗教团体和网格员、信息员,创新宣讲方式,丰富宣讲载体,充分发挥州白剧团、白曲宣讲团等少数民族特色宣讲团的作用,在少数民族地区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开展宣传教育。组织编创录制了《众志成城战疫情》《大爱苍洱间》等一大批曲艺节目,在农村“大喇叭”、电视广播、新媒体、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平台上广泛刊播,及时把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关心关怀、各级党委政府采取的措施以及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到各族群众和广大信教群众,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关怀,增强防控意识,消除恐慌心理。同时,各宗教界代表人士还及时编写了一批高质量的讲经、讲道和祈祷文等材料,既积极引导宗教界投入到防控中,又能满足信教群众的宗教活动需要,为疫情防控工作早预警、早排查、早部署、早防控、早处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积极引导各族群众树牢法治理念,正面发声、正向宣传,带头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不聚会、不走亲访友;积极宣传普及卫生防疫知识,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积极教育引导教职人员自觉接受,主动配合相关部门检查,每天切实做好民族宗教部门和宗教活动场所消毒杀毒和个人防护工作,切实做到卫生防疫零死角,实现人员零感染。

四、联防联控精准,部门联动零缝隙。疫情发生后,各级统战、民族宗教部门积极协调宣传、公安、网监等有关部门联防联控、密切关注民族宗教领域网络舆情,启动联防联动执法机制,做到部门联动零缝隙。同时,全州各级民族宗教部门、民族宗教团体和宗教界严格按照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迅速行动,自觉服从管理,自觉落实疫情防控措施,上下联动,互联互通,群防群治、科学防治、严防死守,堵住了疫情向民族村寨、社区、宗教活动场所蔓延扩散的漏洞、盲点,防止疫情“上山下乡”,落细落小筑牢和织密了打赢疫情防控群防群治的人民防线,不断提高民族宗教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五、分析研判精准,应急处置零距离。在疫情防控期间,各级网格员、信息员发挥“千里眼”“顺风耳”和神经末梢作用,对网格区内存在的疫情防控及涉及民族宗教因素矛盾隐患进行认真排查、分析研判,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查核实,及时会同有关部门研判处置,将矛盾隐患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如1月29日,有非法宗教组织“武汉同胞回家群”在微信朋友圈中违规散布“武汉(湖北)在外的同胞们,如果你们漂流在外无处可住,有一群基督徒因为上帝的爱,愿意为你们提供住处。扫码入群,上帝爱你们”。大理州有少数基督教信徒参与转发了此信息,对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不利影响。州民宗、公安等部门掌握情况后,迅速调查核实,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当天即对“云南王红同胞回家群”及涉及的其他二维码进行关停,对相关人员进行教育引导。关停后,持续跟踪关注,对基督教领域此类问题进行全面排查,及时掌握动态,杜绝类似隐患。2月7日,针对大理市扣押口罩问题舆论持续发酵,一些网络媒体及用户违反党的民族政策,将口罩问题错误延伸到民族问题,伤害了民族感情,歪曲了党的民族政策,引发网络大量跟帖评论。如:“大理战疫者”纸少爷团队在微信上发布“拒绝键盘批斗,维护民族团结......”的原创漫画帖子。州民族宗教委高度重视,及时与州政府新闻办、网信办进行分析研判,迅速妥善应对处置。并与当事人联系,向其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教育引导他们坚持是什么问题就按什么问题处理的原则,不能把不是民族问题的问题当做民族问题来处理,避免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引发不利于民族团结的矛盾隐患,避免造成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的负面影响。经宣传教育,发帖人表示将按党的民族政策规范言行。

六、督查落实精准,人员值守零报告。疫情发生后,各级统战、民宗部门及宗教团体,全面落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找短板、补弱项、堵漏洞,持续加强监督检查,落实防控措施,制定下发应急值守工作制度,做好民族宗教系统干部职工生活及防护物资保障和心理疏导。如通过督查,对发现的部分宗教教职人员佩戴口罩不严格的问题,我委再次下发通知,重申佩戴口罩后方可进入宗教活动场所等公共场所的有关要求。各级网格员通过电话、短信、微信、传真等方式每天进行零报告制度,及时将排查发现的问题和情况上报,实现了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左右沟通、上下联动,保持了宗教领域防控工作井然有序,形成战胜疫情的强大正向合力。同时,切实抓好干部职工每天体温监测,做好单位家属从武汉回来人员的居家隔离、监测和每天零报告等工作,坚决防止新冠肺炎传播扩散,确保了民族宗教系统、宗教活动场所等领域零传染。

 
上一篇:楚雄州丨牟定县:剪短防“疫”路上的“烦恼丝”清爽战“疫”
下一篇:大理州民族宗教委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