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民族网讯(大姚县教育体育局、大姚县民族宗教局)大姚县三台乡位于楚雄州西北部,北临金沙江,彝州最高峰百草岭坐落于境内,国土面积455平方公里,辖8个村委会9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2036人,其中彝族人口占91%。“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三台乡采取了四项措施,教育扶贫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盘清家底,痛定思痛找差距:三台的教育工作基础差,底子薄。据统计,2013至2015年的3年间,三台初级中学共有310名初三学生毕业,累计有140名学生被大姚一中、大姚实验中学录取,但仅有41人入校就读,入学率仅为13.2%,其余大部分学生选择辍学回家,高中和职业学校入学巩固率远远低于全县所有乡镇。2015年,进入大专以上院校学习深造的三台籍在校大学生仅有11人。经调查统计,三台籍人员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仅有40余人,在州级以上部门工作人数还不及坝区乡镇一个行政村在外工作的人多。这一组组尴尬的数据,令乡党委政府感到震惊,由此引发的就是三台乡早恋、早婚现象普遍存在,计划外生育情况突出,民风民俗落后。

二是加强领导,优先发展补短板: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乡长为双组长的三台乡教育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将教育工作纳入乡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同部署、同考核。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包保联系各学校,坚持每年召开一次高规格的教育工作大会,研究三台教育发展问题,大张旗鼓对全乡教育工作做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每逢节日、重大活动,乡党政主要领导都到学校慰问教师,参加活动,听取教师的意见和要求。于2016年制定了《三台乡教育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三是突出重点,义务教育打基础:三台乡切实加快学校校舍建设,近两年来共争取校舍建设资金750余万元,恢复建设资金200万元,改薄资金30万元,实施校舍建设工程12个。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按标准基本配齐专用教室、教学仪器设备,能够满足各学校学生信息技术课的开设需要。中学理科实验室、小学数学、科学、音体美器材配置基本达到省规定的标准。小学、初中的理化试验器材配备充足,且长期坚持开展实验操作。积极统筹协调资金250余万元,为必期拉、多底河、吾普吾么三所学校修建进校水泥硬化路面700多米,彻底解决了学生出行难的问题。

四是突破难点,成果巩固见成效:一是义务教育实行依法控辍。充分利用广播、板报、标语等宣传渠道大力宣传《教育法》,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全乡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和巩固率均达100%。二是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和大学教育实行责任控辍。制定并实行乡村干部“包保送学制”,严格执行乡长、校长、家长“三长送学制”,并一对一做好入学巩固工作,确保学生按时入学并留得下、学得好。多方筹措资金对按时入学的学生进行奖励资助。三是举办筑梦之旅,智志双扶助圆大学梦。三台乡党委政府从2016年起至2019年,先后开展4次“筑梦之旅”教育扶贫公益行动,累计超过500名师生、家长及村干部到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大学等多所高校、职业技术学校和高中参观学习,组织学生和家长乘坐地铁、观看4D电影等,大大开拓了家长及孩子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继续求学深造和改变命运的欲望;四是三台乡依托省广播电视台,于2019年7月29日组织40名贫困儿童参加了全国夏令营活动,有效激发了孩子求知求学的动力;三台中学学生李四妹和他的2位同学带着全乡学子的梦想共同开启了北京圆梦之旅,这一公益活动的开展让更多学子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彻底改变了“家长不愿供学、学生不愿读书、尊师重教氛围不浓”的局面。让山乡的孩子树立了更高远的人生理想。五是千方百计帮扶救助困难家庭。六是把好志愿填报关。乡党委政府自筹工作经费聘请大姚一中多名经验丰富的老师组建三台乡高考志愿填报专家服务团,为三台籍高三毕业生及家长进行面对面的志愿填报咨询服务。

通过加强统筹、多措并举,2019年全乡被普通高中录取的30名学生有30名按时报到入学,入学率达100%,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入学率均在90%以上。2019年,全乡有30名初三应届毕业生参加九年级学业水平测试,被大姚一中录取16人、实验中学录取14人,上线率达100%,在楚雄州122所初级中学排名中位居第36名,创造了三台乡中心学校有办学历史来的最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