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当前位置:首页>>地州动态 >
着力解难题 为民办实事 ——大姚县推动主题教育往实里走
发表时间:2019-10-24     阅读次数:     字体:【

本网讯(大姚县主题教育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落脚点在于抓落实。大姚县坚持边学边改、即知即改,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在为民服务中担使命、解难题,推动主题教育往实里走。

沉下身子问民需。在主题教育中,放下架子、沉下身子,深入基层“听民声”,贴近一线“拉家常”,了解群众“想什么”“盼什么”“怨什么”,在“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中摸清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真正做到了解民情、掌握实情。县政务服务管理局践行“让技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为民服务理念,改进工作方式,边学边查边改,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服务对象等形式主动征求群众意见,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便民服务大厅无医保服务窗口、群众办理医保手续多部门走动、与少数民族群众沟通交流不畅”等问题,通过多部门协调,医保服务窗口已入驻便民服务大厅,可办理转诊转院、异地就医备案、大病二次报销、金融社保卡办理、新生儿参保等便民业务,破解群众难题。利用少数民族党员干部职工资源,由5名精通少数民族语言的工作人员组建语言沟通服务小组,为不懂汉语的少数民族群众提供翻译服务,使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办事说得上话,明得了理,找得到人,搭起党群干群连心桥。同时要求窗口服务工作人员统一着少数民族服装上班,拉近与少数民族群众的距离,增加办事群众的认同感。

提升能力解民忧。通过开展主题教育,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摘编》等学习资料的同时,注重与本职工作相结合,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推动理论学习和干部能力提升相结合,努力解决民生实事,提高为民服务水平。大姚县中彝医院提出“人才兴院,科技强院”理念,采取“请进来、送出去”和“传帮带”的方式,加大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力度;根据群众所需、院内所缺,积极选送人才到省级医院进修,请省州专家多次到该院培训指导。于近日成功开展2例CT冠状动脉造影和2例CT脑动脉造影检查,填补了州内县级医疗机构同类技术和设备空缺,走在全州前列。

“智慧民生”合民意。为提升办事服务质效,真正实现“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审批”“一网通办”,大姚县在开展主题教育过程中,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门好进、脸好看、事依然难办等问题,边学边改,成立了以常务副县长为组长,相关单位为成员的大姚县“智慧民生”工作领导小组,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简化了办事流程,提高了办事效率。运用一步手机办事通、一窗通、云南网上税务等手机APP,增加网上办理业务,实现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通过一步手机办事通办理,30分钟之内即可审核完成打印证本;实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指尖缴费”,避免了“两头跑”“往返跑”。为彻底解决困扰多年的部分领取社会保险定期待遇人员异地居住认证困难、高龄或身体原因无法到现场认证等问题,县人社局搭建“看看智能人脸识别”技术平台,让服务对象“打开手机,张张嘴巴,确定”5分钟内即完成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目前已有4000人享受手机智能认证,真正实现让群众“零跑腿”就能办成事。

基础设施解难题。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重点解决群众当前遇到的困难问题,用为民谋利、为民尽责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抢抓巩固和拓展精准扶贫成果机遇,深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补齐短板。加大网络宽带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针对县内11个自然村手机信号覆盖质量不高、信号不稳定等问题,经开展实地核查,加强与县电信公司、县移动公司协调对接,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目前已完成湾碧乡高坪子村委会支倮箐手机通讯覆盖基站建设,实现手机信号全覆盖。聚焦县城安置点小康苑质量安全、配套设施、产业就业、社会治理、移风易俗五项内容,围绕“50个有”工作目标,进一步规范安居、就业、保障、培训、稳定等重点任务,完成有学校幼儿园、有扶贫车间、有片长楼栋长等35有的建设内容,安置点有警务室、卫生院等配套设施正在建设,计划11月底率先在全州全面完成安置点“50个有”目标任务,让贫困群众住得舒心。

 
上一篇:好消息 楚雄市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市通过省级验收
下一篇:大姚昙华:彝家儿女庆丰收,丰收年里种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