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当前位置:首页>>民族团结 >
民族团结进步融合发展的永仁实践——五大举措推进永仁民族团结建设
发表时间:2019-10-14     阅读次数:     字体:【

民族团结进步融合发展的永仁实践

本网讯(李发安 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陈明海)永仁古称苴却,位于楚雄彝族自治州北部,是南方丝绸古道出滇入川的重要通道。永仁县现辖654个村民小组,有汉、彝、傣、回、傈僳等23个民族,总人口11.14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64.7%。

近年来,永仁县始终紧紧守好民族团结这条“生命线”,牢牢把握发展这把解决民族问题的“总钥匙”,把民族地区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融入全县发展大局,推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政策、资金和项目更多地向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倾斜。2018年,全县生产总值达39.21亿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118元,累计减少贫困人口5964户21449人、49个贫困村出列,贫困发生率降至1.1%,如期实现整县脱贫摘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成效显著。

打好易地搬迁“攻坚战” 同心协力“挪穷窝”

永仁县国土面积2189平方公里,山区面积达97%。县委、政府把民族贫困地区的民生重任扛在肩上,倾心尽力解决各民族群众“两不愁、三保障”问题。

全县积极争取国家政策、项目和资金扶持,实施大中型水库移民搬迁、易地搬迁和精准扶贫易地搬迁工程,对永兴、中和、宜就等5个山区乡(镇)涉及大中型水库建设的村寨进行整体搬迁,对居住条件差、生存环境恶劣的村寨实施整体搬迁和插花搬迁。近年来,全县共实施大中型水库建设移民搬迁842户3305人,易地扶贫搬迁1080户3936人,永定镇定兴村、莲池乡凹泥奔新村和猛虎乡福兴村等许多民族村群众的生存条件与昔日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同时,认真落实移民后扶政策,妥善处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关系,大力扶持移民和搬迁群众发展油橄榄、葡萄和蜜枣等农业产业,确保群众搬得来、住得下、致了富。

打好产业发展“持久战” 同心同力“奔小康”

全县抓项目增投资,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倾力建设晚熟芒果三产融合示范、金沙江低热河谷油橄榄、早熟板栗、松露、生猪养殖、云岭牛、蚕桑等7个农业产业园,依托龙头企业带动民族经济发展。目前,全县经济林果种植面积达50.08万亩,农业人口人均拥有特色经济林果5亩。

引进永仁哲林实业有限公司连片开发种植晚熟芒果,带动全县芒果种植面积达10万余亩;依托钱静板栗合作社、星火黑山羊养殖合作社等带动群众发展板栗种植和黑山羊养殖。各具特色的种植业、养殖业和传统手工业鼓起了民族贫困地区群众的钱袋子,昔日贫穷落后的宜就镇火把新村、中和镇支那村、永兴傣族乡拉姑村等多个民族村,如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维的乡落水洞村大力发展樱桃种植,形成“一村一业”带动乡村旅游业发展,2018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21650元,成为全县最富裕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

打好思想文化“阵地战” 同心同德“心向党”

全县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根基,成立以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和县政协相关领导任副组长,40家县级部门和乡(镇)领导为成员的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县、乡(镇)、村(社区)、组“四级联动”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格局,为全县民族工作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注入强大动力。在全县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党的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及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广泛向群众宣传民族政策、惠民政策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的重要论述,引导各族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全县大力繁荣民族文化,以赛装节引领民族文化时尚,以火把节点亮彝族文化光芒,以泼水节孕育傣族文化瑰丽,推动“七彩云南‘丝路云裳’民族赛装文化节暨中国直苴彝族赛装节”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促进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2017年被命名为全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被表彰为全省“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先进县”,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民族自豪感不断增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呈现出百花齐放,各绽异彩的生动局面。

风劲潮涌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快马加鞭。全县人民坚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团结一心、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努力开创全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以优异成绩献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五大举措推进永仁民族团结建设

自2015年以来,永仁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要求云南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着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指示精神,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长效机制,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

高位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

永仁县始终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高位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力争2020年把全县创建成为国家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一是加强领导保推进。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实行以县委书记、县长共同担任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相关领导任副组长的领导机制,确保示范区建设工作高位推进。二是统筹规划抓推进。全县把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纳入《永仁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科学编制《永仁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层层分解工作目标任务,细化落实推进工作措施。三是示范引领促推进。以创建方山诸葛营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示范村、宜就镇彝人火把新村等为典范的“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带动全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建设氛围,成为全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重点县。四是夯实基础稳推进。围绕全县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目标任务,持续扶持民族地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实施“十百千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工程。五是发展产业助推进。以建设晚熟芒果三产融合示范园、金沙江低热河谷油橄榄产业园、早熟板栗产业园等产业园,打造最具优势的晚熟芒果、油橄榄、板栗、松露、云岭牛五条产业链,突出发展烤烟、蚕桑、肉牛、黑山羊、食用菌等短平快的特色种植养殖产业,拓宽民族地区群众增收渠道,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增强坚实的经济发展后劲。

通过深入扎实的创建工作,全县上下共创共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氛围浓厚,形成了莲池乡“五位一体”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创建模式和经验,在全州推广和交流,涌现了一批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的先进模范。

多形式传承发展民族文化

永仁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民族文化传承发展,以承办“云南省第四届服装服饰文化节暨首届中国彝族赛装节”“丝路云裳 七彩云南民族赛装文化节”和组团参加中国·楚雄各年度的彝族火把节系列文化活动,大力挖掘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挖掘创作的民族民间音乐《娶亲路上》全县广泛传奏,代表楚雄州参加全省第八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获得银奖。

永仁县切实加强文艺创作、辅导、培训等工作,收集整理各类民族民间文艺作品296个,创作地方民歌21首。扶持城乡文化艺术团队在县级舞台演出戏剧小品,积极参加州级、省级以及国家级舞台演出。此外,永仁县深入开展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收集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2项,中和直苴彝族赛装节、彝族刺绣、苴却砚制作技艺、彝族器乐等4个项目被省政府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直苴彝族传统保护区、彝剧、双拐、穿花衣、彝族羊皮褂制作技艺等5个项目被州政府列入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命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6名,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7名,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9名。

全县通过多种形式传承发展,民族文化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显著提高。

多措并举加强宗教事务管理

永仁县认真贯彻落实《宗教事务条例》,采取多种措施开展宗教事务管理工作,有效维护宗教领域和谐稳定。

一是增强宗教事务管理领导力量。县委、政府把宗教事务管理工作统一纳入全县的重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切实加强对全县宗教工作的领导。二是积极营造宗教事务宣传氛围。把宗教事务政策法规列入全县普法的重要内容,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和平台,大力营造学习宣传宗教事务政策法规的浓厚氛围。三是加大宗教事务监督管理力度,由领导小组组长亲自检查调研,亲自安排部署宗教事务管理工作,推动宗教事务管理工作深入开展。四是依法遵规修缮维护宗教设施。严格按照城乡规划、土地和宗教政策,完善宗教活动场所设施建设规划设计,对方山静德寺、观音寺、永兴清真寺等部分宗教活动场所的建筑物进行修缮维护,不断增强宗教活动场所使用和服务功能。五是认真落实宗教事务工作责任制度。结合宗教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职能职责,把宗教事务管理相关工作责任分别分解落实到县委统战部、县民族宗教局和各乡(镇)党委、政府等成员单位具体抓落实。六是学习借鉴宗教事务管理经验,以先进典型经验指导宗教事务管理工作。

通过采取扎实有效的宗教事务管理工作措施,全县宗教场所开展宗教活动、举行宗教仪式、传承宗教文化更加贴近信教公民的需要,宗教事务管理工作深入开展,宗教领域和顺和谐。

扎实开展民族贫困地区健康扶贫

永仁县认真落实健康扶贫措施,不断加强和改进民族贫困地区健康扶贫工作,确保贫困群众病有所医。

一是改善群众就诊就医条件。新建县人民医院内科系统住院大楼、县中医院门诊急诊综合楼;实施县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整体搬迁和县疾控中心建设项目,在全县新建9个村级卫生室和对45个村级卫生室进行修缮;建立远程诊疗合作机制,逐步实现小病不出乡镇、大病不出县城。二是认真落实群众医疗政策。建立完善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政府兜底“四重保障”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认真研究和解决贫困群众医疗“四重保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效遏制贫困群众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三是推行医疗费用“一站式”服务。在县内10家健康扶贫定点医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制度。四是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并对在县级定点医院治疗白内障的患者给予100%的免费医治。此外,通过组建健康扶贫巡回医疗队,深入全县 7 个乡镇63个村民委员会巡回开展“健康扶贫义诊”活动,就诊人数达4万多人次,为贫困患者免费发放价值达4万多元的疾病预防药品。

2018年以来,全县在不断加强和巩固健康扶贫成果的基础上,紧紧围绕让贫困人口“看得起病、方便看病、看得好病”的目标,采取六项措施,扎实推进民族贫困地区健康扶贫深入开展。

基层党建引领贫困群众摘掉贫困帽

永仁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推进脱贫攻坚、增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中的核心引领作用,以深入开展“一个行动”,实施“三大工程”加快推进民族贫困地区群众贫困退出步伐。

一是深入开展“彝州脱贫先锋”行动。实行处级党员干部挂点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制度,着力消除影响贫困村改革发展的不稳定因素。二是实施贫困村“领头雁”培养工程。下派乡(镇)干部担任村党组织书记,推荐选送村(社区)干部参加全省农村党组织干部学历水平提升培训。三是实施“农村党员素质能力提升”工程。在每个乡(镇)建设2个以上农村党员实训基地,对农村党员开展实用技能培训,实现50岁以下农村党员培训全覆盖。四是实施集体经济强村工程。探索运用“党总支+合作社+贫困户”模式,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建在合作社中,并以光伏产业带动、试点项目建设、土地资源流转、提供中介服务等模式发展壮大民族贫困地区村集体经济。

通过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有力推进了民族贫困地区群众贫困退出进程。至2018年底,全县49个贫困行政村达到整村脱贫出列,累计减少贫困人口5964户21449人。目前,全县贫困退出已顺利通过省级第三方考评,取得群众认可度达96.61%的好成绩,并代表全省、全州接受了国家贫困县退出抽查,得到国家贫困退出抽检组充分肯定,如期实现整县脱贫摘帽。

 
上一篇:与国同庆 | 楚雄州公安局集中组织收看收听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大会实况
下一篇:民族之花绽新颜——紫溪镇创建民族团结纪实